华工赴俄缘由
清朝后期政治昏暗,民众生活困苦。对于贫困的农民和城市里的无产者,投奔沙俄成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。在那个世界局势纷繁复杂的年代,义和团运动失利之后,众多中国人纷纷走向了全球各地,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了前往俄罗斯。
俄需劳工契机
1914年,一战爆发。那一年,俄国许多男性都加入了军队,导致国内劳动力急剧减少。为了缓解这一用工难题,俄政府注意到中国有大量劳工,而且价格便宜。于是,他们派员来中国设立招聘点,目的是招募中国劳工。
华工入俄历程
1915年,大批中国工人跨过边境,涌入了俄罗斯。其中,受过教育的劳工被分配到莫斯科、彼得格勒等地的企业和工厂。然而,在同一时间段,沙俄政府无视合同约定,强制他们前往俄德战争前线,负责挖掘战壕。
劳工悲惨待遇
苏联的档案资料表明,到1915年年底,已有四万名中国工人抵达俄国。据李振屯所述,1916年又有万名中国工人来到俄国,他们不仅要辛勤工作,还要负责养活其他人。虽然承包商曾承诺高额报酬,但实际情况是,工人们得到的工资很少,且常常遭遇拖欠。
待遇天差地别
国际红十字会介入此事,一些战俘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,同时有一万名中国劳工被派遣来填补岗位。在摩尔曼斯克铁路的工地上,英国和加拿大工人的日薪相当丰厚,其次是俄国工人,而中国劳工的工资则是最低的。
华工投身红军
众多华工在俄罗斯承受了沉重的剥削与困苦,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了他们新的期盼。在二十多万旅居俄国的华工中,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红军是为了广大劳动人民谋求幸福的队伍,于是纷纷加入红军,投身于推翻旧制度、创建新政权的斗争中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sffjsj.com/html/tiyuwenda/9793.html